新闻中心
-
青岛能源所微生物组大数据分析工具开发取得新进展
2017年01月25日元基因组是当前微生物组大数据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由于元基因组数据的复杂性、异质性以及指数级增长的体量,从中深度且快速发掘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规律,...
-
“微生物组大数据搜索引擎”入选“2016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2016年12月27日12月24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共同主办的“2016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揭晓。青岛能源所单细胞研究中心研发的“微生物组大数...
-
科学家建立工业产油微藻基因敲低技术
2016年11月12日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光和水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方案,工业产油微藻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藻类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
-
单细胞研究中心开发微生物组内部代谢互作示踪新技术
2016年11月07日微生物组(Microbiome)是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它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与我们每个人乃至海洋、土壤、大气的健康都息息相关。在微生物组的内部,不同种类的微...
-
单细胞研究中心开发基于拉曼组的细菌耐药性快检技术
2016年10月31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对抗耐药性不仅需要研发新型抗生素,还需要发展耐药性快检技术和监测体系,以提高现有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推迟与遏...
-
首个“微生物组大数据搜索引擎”在青上线 “互联网+菌群”效应初显
2016年09月28日微生物组(又称“菌群”)在自然界中无所不在。在人体内外,菌群与生俱来、又与我们相伴终身,和我们的发育和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人体微生物组也被称为每个人的“第二基...
-
单细胞研究中心建立工业产油微藻基因组编辑技术
2016年08月23日自然界的一些真核微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和存储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可规模化的清洁能源生产和固碳减排方案,微藻能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
-
-
口腔临床与护理专家学者参观青岛能源所 “人体微生物组创新技术平台”
2016年06月27日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第四军医大口腔医院、北京朝阳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北...
-
“皮肤与口腔微生物组联合科学研究计划”启动
2016年06月20日6月17日,由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美国宝洁公司共同启动的“皮肤与口腔微生物组联合科学研究计划”签约仪式在青岛举行。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宝洁全...
-
单细胞研究中心合作发明基于口腔菌群的儿童龋病预警策略
2015年09月10日微生物群落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可否将其作为天然的“生物传感器”,来预测和预警人体和自然环境的病变,从而防范于未然?近日,单细胞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
单细胞研究中心发现纤维小体“家传配方”的编码与控制机制
2015年04月24日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是纤维素基液体燃料与沼气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关键瓶颈之一,也是生物圈碳循环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纤...
-
单细胞中心提出基于植物激素的微藻生物技术新观点
2015年04月20日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微量化合物,能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
-
中心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2015年02月09日日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在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月5日在线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 (Zhang...
-
单细胞中心与水生所合作揭示工业微藻产油过程中碳源分配机制
2014年12月26日在一定条件下,微藻可大量累积油脂,从而生产生物柴油。然而其光合作用固定产物不仅以油脂形式存在,还以水溶性多糖或淀粉等其它多种碳存储物形式存在。各类碳存储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