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和牛津大学等合作开发拉曼介导靶向单细胞基因组技术
2022年10月24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海洋微生物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大部分海洋微生物尚难以培养、原位代谢功能难以测量等技术瓶颈,业界对于海洋微生...
-
和香港大学合作开发识别与表征持留菌的新方法
2022年09月23日持留菌(persisters)能够在致死浓度的抗生素环境中存活,并在停药后恢复生长繁殖,是慢性感染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但是其代谢特性一直难以捉摸。近期,青岛能源所和...
-
合作开发出高产中链甘油三酯的工业微藻
2022年09月06日中链甘油三酯(Mid-chain Triacylglycerides; MCT)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油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肥、促进能量代谢、以及促进脑退化人群的恢复。近期,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
-
与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等发明幽门螺杆菌单细胞精准诊疗技术
2022年06月20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细菌,它生长缓慢且培养条件苛刻,因此临床合理用药和精准溯源均面临挑战。青岛能源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
与宝洁公司合作描绘幼儿园微生物图谱
2022年05月05日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且普遍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幼儿园这样的环境中,儿童的生活密度较高,这也导致幼儿园很容易成为疾病传播的温床。近日,青岛能源所与宝...
-
与北京协和、青医附院等开发自动化拉曼病原药敏快检系统CAST-R
2022年04月19日多重耐药菌(MDR)和其耐药性的传播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MDR引起的血流感染往往病情较重,快速完成药敏检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至关重...
-
发明蓝光特异性诱导的工业微藻高产油技术
2022年03月31日微藻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光合作用,微藻把光能和CO2转化为油脂(甘油三酯;TAG)等高能储碳物质,因此可在“碳固定”...
-
和青岛市市立医院合作开发口腔根管冲洗液抑菌效能评价新技术
2022年03月03日牙髓及根尖周组织内的微生物感染可引起牙髓炎、根尖牙周炎甚至持续炎症反应,因此在口腔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冲洗液种类和浓度的选择至关重要。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和...
-
与青岛大学提出条件致病菌指数以评估环境微生态风险
2022年01月28日评估环境中条件致病菌的潜在风险程度并理解其传播途径是维护公共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近日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与青岛大学利用研究开发的生物信息工具MIP(Microbial In...
-
与中国海洋大学发明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微生物组测序技术
2022年01月26日微生物组(又称菌群)在自然界和人体中无处不在,因此菌群测序在生态健康诊断、生态过程监控、生物资源挖掘、合成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均具广阔应用。针对目前菌群测序方法...
-
提出“拉曼组内关联分析”揭示代谢物转化网络
2021年08月31日细胞内代谢物之间是否正在发生相互转化,是细胞代谢活动最重要的动态特征之一,但其检测方法一般极为繁琐。针对这一瓶颈,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提出了名为“拉曼组内关...
-
基于可寻址动态液滴阵列的单细胞测序技术
2021年08月06日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共性使能技术之一,但其推广应用却面临着诸多瓶颈。一方面,单个细胞的核酸含量极低,为满足测序所需核酸量通常须大幅增加扩...
-
基于大数据引擎绘制全球微生物组转化网络
2021年07月15日在自然界的各种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以群落(即“微生物组”)的形式广泛存在并相互作用,从而深刻地塑造着地球生物圈的功能。然而,菌群多样性究竟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
-
开发基于拉曼组与机器学习的微藻种质挖掘新技术
2021年06月21日微藻是地球上代谢功能最为多样化的生物类群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生物技术产业中重要的一类光合细胞工厂,但是微藻的种质鉴定和代谢功能检测通...
-
开发出高基因组覆盖度的环境菌群单细胞RACS-Seq技术
2021年05月28日单细胞拉曼分选耦合测序(RACS-Seq)是剖析环境菌群功能机制的重要手段,但拉曼分选后单个细菌细胞基因组的覆盖度通常低于10%,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