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是科学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科学发现不仅仅需要理论创新,还需要依靠科学仪器进行实验观察和测量。只有掌握了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才能掌握科学发现的主动权。
单细胞中心坚持加强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坚持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中心自主研发的仪器原创性地实现了一体化、全方位的“单细胞代谢成像-分选-测序-培养”,服务于临床精准用药、人体与环境微生态、生物资源挖掘、细胞工厂筛选、工业过程监控、生物安全等广阔领域。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仪器自主研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自2019年起,系统梳理中国科学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和关键部件并编制名录。经征集、汇总和专家遴选,最新发布的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2021》专刊梳理出技术成熟度高且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的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和部件产品共281项。单细胞中心在“生命与医学科学”61项仪器中独占四席,分别是:
单细胞拉曼分选-测序耦合系统RACS-Seq、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临床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仪CAST-R和单细胞微液滴分选系统EasySort,更多详情请扫码图片中二维码获取。

世界首台单细胞拉曼分选-测序文库耦合系统
获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专项支持
获国家基金委科学仪器基础研究项目支持

世界首台高通量流式拉曼细胞分选仪产品
连续保持国际上拉曼全谱分选通量记录
获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支持

世界首台基于拉曼光谱的药敏检测仪器
药敏检测时间缩短至十分之一(缩短到3小时)
病原鉴定、耐药识别与机制研究“多管齐下”
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支持

科学仪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尤其是现代,使人类得到的信息更快、更多、更深刻、更准确,同时也正是这些科学仪器,在支撑着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不断纵深探索。重大科研仪器和设备的研发是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科研仪器研发的水平实质上是国家科技硬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要求“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学仪器自主研制成为应有之义。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端科学仪器依赖进口,高端仪器和关键部件往往受制于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只有加速“国产替代”,加快研制具有原创性思想的科学仪器,着力解决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安全可控。
单细胞中心坚持对高、精、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的研发,将“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迎难而上,矢志创新。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开发原创性仪器并提供高效、可靠、一体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争取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时代使命任务。